

更快速。更聰明。更順暢。

Xiaomi Hypercore
自行開發的基礎核心技術平台

核心
深度提升與重新建構排程器、記憶體和 I/O 管理的微架構,以單一裝置提供卓越效能

繪圖顯示
由異質運算驅動的升級渲染管線,實現領導業界的動態圖形效果

網路
突破性 Wi-Fi 與 5G 技術,確保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順暢的網路連線能力

安全性
硬體層級的安全系統,提供最高等級的安全保護


硬體層級
核心增強


自行開發
微架構排程器
閒置 CPU 時間
−19%
高負載情境中的 IPC
+16%
關鍵執行緒的最大排程延遲
−46%

煥新儲存空間 2.0
單一檔案隨機讀取效能
+10%
持續使用無延遲
60 個月

級聯頻寬
前台 I/O 效能
+43%
快取遺漏率
−8%


硬體層級
圖形增強

統一渲染 2.0

多視窗隨選渲染
效能增加 20%
耗電量減少 5%

進階材質渲染
效能增加 25%
耗電量減少 17%

異質運算

自然漸層模糊
渲染效率提升 12 倍
動態多重景深
單幀運算時間減少 92%


硬體層級
網路增強


強化無線相容性
網路穩定性
+80%
連線速度
+18.7%
網路延遲
−65%


智慧網路排程
即時串流延遲
−83%
遊戲延遲
−73%
短影片延遲
−98%
網路通話延遲
−72%


硬體層級
安全性增強
自行開發 MiTEE
獨立微核心


TEE 系統
微核心使用正式驗證方法來確保安全性

TEE 架構

微核心

硬體
使用晶片資源時,於硬體層級完成隔離
多架構支援




Xiaomi HyperAI
深度系統整合,打造全新體驗

AI 電影鎖定螢幕
走進動態視覺的世界





AI 動態桌布
讓桌布栩栩如生

AI 動態桌布





全新 AI 功能,簡單易用
AI 搜尋
系統應用程式支援自然語言搜尋,從此搜尋更簡單也更準確。

全新 AI 妙畫
七種可自訂風格,提供參照人物姿勢以生成影像的選項,只需修改特定區域即可重新生成。

AI 語音辨識
即時轉錄錄音內容,之後可取得自動摘要以更快速地檢視內容。


AI 寫作
輕鬆建立、摘要、修正與潤色文字。


AI 字幕與同聲傳譯
會議、通話與影片的即時雙語字幕和同步口譯。


AI 計算機
只要輸入等號就能得到答案,數學計算更快更簡單。

AI 手勢特效
視訊通話時,只需做個簡單手勢,就能加入特殊效果。

TalkBack
詳細的音訊說明,能更容易理解裝置上的影像。Gemini 型號支援的 TalkBack,可使數位影像更生動。

Gemini 是 Google 提供的 AI 助理
Gemini Overlay
無須切換應用程式,就能快速使用 Gemini
Gemini Live
開始 Live,與 Gemini 交流
影像生成
使用 Gemini 打造令人驚豔的影像
Gemini 擴充功能
擴充功能可將 Gemini 連接至您所仰賴的其他 Google 應用程式和服務


小米推出私有雲運算,
以 Google Cloud 的機密運算技術精心建構
私有雲運算使用 Google Cloud 的機密運算技術處理私人 AI 資料。使用者以外的任何人都無法存取傳送至 PCC 的個人使用者資料與 AI,即使是小米或 Google 也無法存取。


跨裝置互聯
順暢的多裝置操作,就像使用單一裝置般簡單

效能順暢無比
資料傳輸速度提升 33%
跨螢幕同步處理速率增加 15%
干擾期間延遲 54%
跨裝置耗電量減少 71%

深度整合
應用程式:跨裝置開發,如同原生應用程式的體驗
硬體:所有裝置皆順暢相容
整合式應用程式生態系統
妙享桌面 2.0
跨裝置順暢
使用應用程式

妙享桌面 2.0
將應用程式釘選到各個裝置
方便存取

播放傳輸
輕鬆地將音樂傳輸至喇叭
享受您最愛的曲目

整合式硬體功能
結合相機
一次使用兩台相機拍攝,輕鬆實現多鏡頭即時串流!



教育性質即時串流

生活風格即時串流

藝術型即時串流
跨裝置通話
輕鬆接聽不同裝置的來電

跨生態系連線功能在 Apple 裝置上享受小米互聯互通功能
完整支援 Apple 裝置
安裝「小米互聯互通服務」,即可輕鬆:
傳輸檔案和影像
在 Mac 上使用妙享桌面

現在,您也可以將小米手機連結至 Windows 電腦
連接至 Windows
直接從 Windows 電腦存取小米手機上的內容。

手機連線
在電腦上使用自然語言,即可透過 Microsoft Copilot 執行傳送訊息與設定鬧鐘等項目,輕鬆控制手機。

全生態系統,美學升級

美學升級。靈動外觀。

以不同的大氣模式呈現真實天候
3D 即時動態天氣系統


簡潔清爽的視覺體驗
全新動畫。更順暢的體驗。

下拉式通知列或控制中心

從鎖定螢幕開啟桌面

一切美好,盡在腕上
錶面美學全方位升級,實現煥然一新的系統體驗
Xiaomi HyperAI 發行時程
現已推出
手機
Xiaomi 15
Xiaomi 15 Ultra
平板電腦
Xiaomi Pad 7
Xiaomi Pad 7 Pro
自 2025 年 4 月開始更新
手機
Xiaomi 14 Ultra
Xiaomi 14
Xiaomi 14T Pro
Xiaomi 14T
Xiaomi MIX Flip
Redmi Note 14 Pro+ 5G
POCO F6 Pro
POCO F6
POCO X7 Pro
POCO X7 Pro 鋼鐵人聯名版
平板電腦
Xiaomi Pad 6S Pro 12.4
Xiaomi HyperOS 2 發行時程
新型號開箱即可使用
手機
Xiaomi 15
Xiaomi 15 Ultra
平板電腦
Xiaomi Pad 7
Xiaomi Pad 7 Pro
穿戴式裝置
Xiaomi Watch S4
Redmi Watch 5
將於 2025 年 3 月至 6 月間透過軟體發行提供更新
手機
Redmi Note 14 Pro+ 5G
Redmi Note 14 Pro 5G
Redmi Note 14 Pro
Redmi Note 14 5G
Redmi Note 14
Redmi A3 Pro
Redmi 14C
POCO C75
將於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3 月間透過軟體發行提供更新
手機
Xiaomi MIX Flip
Xiaomi 14T Pro
Xiaomi 14T
Xiaomi 14 Ultra
Xiaomi 14
Xiaomi 13T Pro
Redmi Note 13 Pro+ 5G
Redmi Note 13 Pro 5G
Redmi Note 13 Pro
Redmi Note 13 5G
Redmi Note 13
POCO F6 Pro
POCO X6 Pro
POCO X6
POCO M6 Pro
平板電腦
Xiaomi Pad 6S Pro 12.4
穿戴式裝置
Xiaomi Smart Band 9 Pro
將於 2024 年 12 月至 2025 年 5 月間透過軟體發行提供更新
手機
Xiaomi 13 Ultra
Xiaomi 13 Pro
Xiaomi 13
Xiaomi 13T
Xiaomi 13 Lite
Xiaomi 12T Pro
Xiaomi 12T
Xiaomi 12 Pro
Xiaomi 12
Mi 11 Ultra
Mi 11
Xiaomi 11 Lite 5G NE
Redmi 13
Redmi 13C
Redmi 13C 5G
Redmi Note 12 Pro+ 5G
Redmi Note 12 Pro 5G
Redmi Note 12
Redmi Note 12 5G
Redmi Note 12S
Redmi 12 5G
Redmi 12
POCO F6
POCO M6
POCO F5 Pro
POCO C75
POCO C65
POCO X5 Pro 5G
POCO F5
POCO X4 GT
POCO F4 GT
平板電腦
Xiaomi Pad 6
Redmi Pad Pro 5G
Redmi Pad Pro
Redmi Pad SE 8.7 4G
Redmi Pad SE 8.7
Redmi Pad SE
POCO Pad
*支援的型號清單和更新時程可能會視需要調整。如需型號與時間的最新詳細資料,請參閱 小米社群。
免責聲明
*本頁中所述的部分功能和服務可能會因系統版本和裝置型號而有所不同。更新可能會在不同的平台上逐步推出。功能的可用性也可能會因地區而異。詳細資料請參考實際產品。
*此頁面顯示的資訊適用於可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取得的全球版小米手機和平板電腦、紅米手機與平板電腦、POCO 手機和平板電腦,以及執行Xiaomi HyperOS 2 和以上版本的小米與紅米穿戴式裝置。部分功能屬於不同軟體版本,可能需要個別更新。發行時間可能會因型號而有所不同。
*本頁中顯示的產品介面 (包括 UI 和背景) 僅供示範之用。請以實際產品功能與介面為準。
*本頁中顯示的內容及功能可能會因著作權、商業或技術條件而改變。最新內容和功能請以實際產品為準。
*本頁中的測試資料是由小米內部實驗室提供,資料係使用相同平台和類似設定之裝置,在一致的測試條件下進行測試所得。不同測試所得出的結果可能會略有不同,具體資料可能會因測試環境的變化而有所差異。
本頁中所述的部分功能僅適用於特定裝置型號,或者在發行初期僅推出至特定型號。確切的支援型號清單將提供於官方公告。如需更多詳細資料,請造訪 小米社群。
*「Xiaomi HyperCore」一節中,所有測試結果均來自小米內部實驗室,比較對象為Xiaomi HyperOS 1。資料為多項測試的平均值。實際結果可能會根據測試環境而略有不同。
*「核心增強」一節中的煥新儲存空間 2.0,僅適用於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行動平台的裝置。
*在「圖形增強」一節中,所有測試資料均來自小米內部實驗室於標準條件下的測試。測試模擬在相似效能裝置上執行最新 Xiaomi HyperOS 的真實使用狀況。結果為多項測試的平均值,比較對象為相同型號的先前系統版本。資料變化可能高達 5%,視使用習慣而定。實際效能可能會因裝置老化、網路條件與個人使用方式等因素而異。
*「網路增強」一節中的強化無線相容性,目前僅適用於 Xiaomi 15 和 Xiaomi 15 Ultra。網路穩定性、連線速度、延遲、即時串流效能、短影片播放、遊戲回應速度與通話品質的資料來自小米內部實驗室。實際效能可能會有所差異。
*「安全性增強」一節中的 MiTEE,目前僅支援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行動平台或更新版本的裝置。
*「Xiaomi HyperAI」一節中,功能示範所顯示的影像、文字和內容由 AI 生成。實際產品的最終介面設計與動畫可能有所不同。AI 功能可用性可能會因地區和語言而異。
* AI 電影鎖定螢幕目前僅適用於 Xiaomi 15 和 Xiaomi 15 Ultra。未來將會於更多裝置提供支援。實際效能可能會有所差異。
*AI 搜尋、AI 動態桌布、AI 妙畫、AI 寫作、AI 識音、同步口譯和 AI 字幕僅適用於搭載 Xiaomi HyperAI 及支援特定語言的裝置。需要網際網路連線,並建議您檢查回應是否正確。Xiaomi Pad 系列產品不支援 AI 動態桌布,僅 Pad 系列支援 AI 妙畫。
*AI 搜尋使用裝置上的演算法,使用前必須先分析本機資料。由於 AI 演算法可能存在不確定性,搜尋結果不一定能完全符合輸入詞彙。實際結果可能有所不同。
*Xiaomi 15、Xiaomi 15 Ultra、Xiaomi Pad 7 與 Xiaomi Pad 7 Pro 支援 AI 手勢特效。日後將支援更多裝置。實際效能可能會有所差異。
*AI 計算機服務預計於 3 月底推出。目前僅適用於 Xiaomi Pad 7 和 Xiaomi Pad 7 Pro,未來將支援更多裝置。AI 計算機支援方程式係數平衡,但不會生成化學符號。
*在 TalkBack 一節中:Android 與 Gemini 皆為 Google LLC 之商標。檢查回應是否正確。影像的說明可能有所不同。僅在執行 Android 11 或更新版本的手機上提供英文版。目前僅 Xiaomi 15 與 Xiaomi 15 Ultra 支援影像說明。未來將支援更多其他裝置。詳細資料請參考實際體驗。
*在 Google Gemini 一節中:Google 與 Gemini 皆為 Google LLC 之商標。結果僅供說明之用,且可能有所不同。檢查回應是否正確。需具備網際網路連線和相容的作業系統。可用性可能因裝置、國家/地區和語言而異。相容於特定功能及帳號。需要網際網路連線。適用於特定國家/地區、語言,以及 18 歲以上的使用者。
*小米的私有雲運算服務可保護第三方大型模型所提供的資料隱私,包括 AI 識音、AI 寫作、同步口譯和 AI 字幕。本服務預計於 2025 年 3 月中旬推出,請以實際體驗為準。PCC 可用性可能依語言及地區而有所不同。
*在「跨端智聯」一節中的測試資料來自小米內部實驗室,比較對象為執行 Xiaomi HyperOS 1 的相同裝置型號。結果可能會因不同型號與系統版本而異。
*在「深度整合」一節中,已使用跨裝置相機功能測試跨裝置順暢互動。支援的應用程式與裝置型號均根據此功能而定。效能可能會因裝置型號和應用程式版本而異。
*在「流暢效能」一節中,「資料傳輸速度」是指小米互傳的傳輸速度;「跨螢幕同步處理速率」是指妙享桌面 2.0 使用情境下的幀率;「干擾期間延遲」則是比較相似小米裝置 (僅特定型號支援此功能) 的妙享桌面 2.0 在多頻率使用情況中的連結延遲;「跨裝置耗電量」是指在妙享桌面 2.0 情境中播放影片的耗電量。
*播放傳輸功能相容於執行 Google 作業系統的小米智慧音箱 (紅外線版)、Mi Smart Speaker、Mi Smart Clock 和 Xiaomi TV。
*在「結合相機」一節中,目前功能僅支援 Google Meet 和 Instagram 應用程式,且僅限特定新款裝置。手機與平板電腦必須升級 Xiaomi HyperOS 2,並且啟動藍牙和 Wi-Fi 設定、登入相同的小米帳號,並確認已開啟「設定 > 小米互聯互通」。特定功能和服務的可用性可能會因軟體版本、應用程式與手機型號而異。請以實際使用情況為準。
*跨生態系連線功能僅適用於特定型號和版本。Apple 產品必須安裝小米互聯互通服務應用程式方可連線。目前僅 Xiaomi 15 及 Xiaomi 15 Ultra 支援 Xiaomi 與 Apple 互聯互通,未來將透過 OTA 更新加入更多裝置。
*妙享桌面 2.0、跨裝置通話和連接至 Windows 現在於特定小米裝置型號上可供使用,請以實際體驗為準,並持續密切關注相關消息,這些功能預計在未來將支援更多型號。
*僅於已安裝連接至 Windows 應用程式的行動裝置支援手機連線。手機連線的搜尋功能僅適用於搭載 Xiaomi HyperAI 技術的裝置。可用性會因裝置而異。如需最新的詳細資訊,請以實際產品為準。
*若要存取新的相簿功能,請更新至 Xiaomi HyperOS 2,並透過「設定 > 系統應用程式升級器」手動更新。「人物」功能將於 2025 年 3 月底開始逐步推送至支援的裝置。實際效能可能會有所差異。
*目前僅 Xiaomi Watch S4 支援 Xiaomi HyperOS 2 提供的穿戴式裝置功能。實際效能可能會有所差異。融合裝置中心僅於連線至支援 Xiaomi HyperOS 2 的小米智慧型手機時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