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小金刚 OLED高刷屏
选择 5G 小金刚 的八大理由
三星 OLED 屏幕
120Hz 高刷护眼屏
第一代骁龙4移动平台
台积电 6nm 工艺制程
新一代双卡双5G
智能切换,高速体验
轻轻薄薄,手感舒适
旗舰设计
128GB起 全系大存储
4800万高清相机
33W 快充
疾速满电
5000mAh 大电量
超长续航
Note 12 小金刚,全系 OLED 屏幕达成!
优秀的屏幕素质配合沉浸式护眼体验,为你呈现这
块千元档难得一见的旗舰好屏。
6.67" 
超大屏占比 
1200nit 峰值亮度,无论综艺还是追剧,画质细腻超清晰,
色彩还原更丰富,视觉体验沉浸能顶!
1200nit
峰值亮度
4500000:1
对比度
2400*1080
分辨率
DCI-P3
广色域
最高支持 120Hz 刷新率,低功耗画面更稳定。
刷微博、刷抖音、无比顺滑的每一帧,都是为流畅而战的疾速体验。
舒适护眼体验
贴心更放心
4096 级亮度调节,屏幕调光平滑细腻。
当环境光明暗突变,屏幕亮度自然过渡不刺眼。
阳光屏
纸质护眼
SGS低蓝光认证 / SGS 高帧认证
5G 骁龙芯
性能战力觉醒
搭载第一代骁龙4移动平台,性能战力强势升级!
更强的5G性能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游戏对战酣
畅不卡顿,日常使用稳中带快!
工艺制程
安兔兔跑分
八核架构
2xA78 + 6xA55
双卡双待
双卡双待双5G,快了更快乐!
高品质双5G手机,超强信号,超低功耗。
针对不同场景专项优化,时刻体验网络疾速冲浪!
新一代双卡双5G
强了、稳了、更快了
33W 快充
疾速满电,给力!  
全新一代5G 小金刚,
搭载 33W 疾速快充,
高效充电,满血复活!
5000mAh 大电量
1.36天
*长续航,耐久!
充电宝级 5000mAh 大电池,告别电量焦虑,妥妥畅玩一整天,从早到晚电力十足。
*续航数据来自小米实验室,实际情况会因测试软件版本、具体测试环境不同而略有差异,最终以实际使用时长为准。
承袭「大眼萌」设计语言,
轻盈轻薄,手感舒适,细节精巧,
三款潮流配色,为你带来与众不同的惬意心情。
灵动潮流配色
轻轻薄薄
有样儿,有范儿
4800万 高清双摄
生活瞬间,开拍!
超清影像随手记录,认真起来绝不含糊。
后置 高清相机
后置 景深相机 
前置 人像相机
街拍、抓拍、随手拍
每一拍都得心应手
记录生活瞬间影像,记录每分每秒每一种心情,是小助手,也是回忆录。
午后街拍,氛围感轻松呈现
黑白光影,行色匆匆的路人
快速抓拍,色彩与光影
存储空间大一点,精彩内容多一点。
新一代Note 12系列全系标配128GB大存储,
至高可选 12GB+256GB,5G时代,大有可为。
旗舰级大存储
全系标配 128GB 起
MIUI
隐私保险箱
保护升级
照片、文件加密存储
一键换机
旧机资料
无需手动,一键迁移
3.5mm 耳机孔
有线听音乐、充电不“打架”
红外遥控
手机也是遥控器
升级侧边指纹
不晃动更坚固
IP53级防尘防泼溅
共担“风雨”,无惧小泼溅
小金刚品质
值得信赖
50万次
按键耐久测试
1000次
挤压测试
300次
极限滚筒测试
10000次
充电接口插拔测试
Redmi 是小米集团旗下,面向年轻人的科技品牌。旨在为全球年轻人打造高品质,且拥有旗舰体验、超预期的手机与智能硬件产品。坚持「不顾一切的热爱」的品牌理念,与全球年轻人站在一起。拥有同样热爱精神的王一博,是 Redmi 手机品牌全球代言人。
备注:
*Antutu跑分数据来自小米实验室,实际情况会因具体测试环境、具体软件版本不同而略有差异,以实际情况为准。
*5000mAh 为 Redmi Note 12 5G版电池容量典型值。
*按照标准矩形测量时,屏幕的对角线长度是 6.67 英寸 (实际可视区域稍小)。
*续航数据来自小米实验室,Note 12 5G 重度使用,可使用1.36天。实际情况会因测试软件版本、具体测试环境不同而略有差异,最终以实际使用时长为准。
*512GB内存拓展卡,不随机附送,用户需要自行选配 SD 卡。
*所有质量相关测试数据,均来自小米实验室。
*5G功能需要当地电信运营商网络支持,并非在所有地区都可用。
*全站所展示结构图片,均为功能示意图;产品图片和显示内容仅供参考,实际产品功能和规格(包括但不限于外观,颜色和尺寸)以及实际显示内容可能有所不同,最终以实物为准。
*内存与容量方面,实际可用容量会由于诸多因素而减少并有所差异:由于操作系统运行占据了部分内存(RAM),实际可用空间小于标识内存容量;由于安装操作系统和预装的程序占据部分闪存(ROM),实际可用存储空间小于标识闪存容量。
*产品图片以及型号、数据、功能、性能、规格参数、用户界面和其他产品信息等仅供参考,小米有可能对上述内容进行改进,具体信息请参照产品实物、产品说明书。除非经特殊说明,本网站中所涉及的数据均为小米内部测试结果。